考慮潤滑部位的速度
由于潤滑脂屬于流變體系,它的相似黏度隨剪切速率而改變。因此,潤滑脂的物理狀態(tài)和潤滑作用對潤滑部件的運轉(zhuǎn)速度特別敏感,這一點與潤滑油有所不同。
運動速度越大,潤滑脂所受的剪切應力越大,稠化劑結(jié)構(gòu)受到的破壞作用越大,使用壽命就會縮短。因此,在負荷、溫度相同情況下,速度是影響潤滑脂應用的主要因素。
對于軸承來說,設d為軸承內(nèi)徑(mm),n為軸承轉(zhuǎn)速,d≤50mm,當dn≤300 000時,采用脂潤滑,當dn>300 000時,采用油潤滑;d>50mm,當dn≤300 000時,采用脂潤滑,當dn>300 000時,采用油潤滑。
油脂是由基油、增粘劑、添加劑構(gòu)成的半固體狀潤滑劑,需根據(jù)其組合選擇合適于用途的油脂。
(1) 基油
油脂的基油一般大多使用礦油,但為了提高耐熱性、低溫流動性,故也使用硅酮油等合成油。
(2) 增粘劑
增粘劑有各種復合劑等,是控制機械穩(wěn)定性、耐水性、使用溫度范圍等特性的東西。
(3) 添加劑
根據(jù)使用目的,加上各種添加劑。
極壓添加劑使沖擊負荷和重負荷特性向上。
氧化添加劑防止長時間無補充時的氧化劣化。
防銹添加劑防止軸承及其周圍的銹蝕。
(4) 粘度
表示油脂硬度的程度,是5秒內(nèi)規(guī)定重量的金屬圓錐內(nèi)倒入油脂深度(用0.1mm表示)的物理量,數(shù)值越大越軟。
(5) 滴點
油脂加熱后變成流動狀態(tài),從規(guī)定的孔開始滴下時的溫度叫滴點,其值越高使用溫度越高。
(6) 異種油脂的混合
增粘劑和添加劑混合,油脂的性質(zhì)變化,故原則上各種不同的油脂避免混合。
(7) 油脂的封入量
(8) 油脂的壽命
(9) 油脂的補充間隙
潤滑脂使用溫度
潤滑脂在溫度下降時硬度會增加,影響正常輸送,造成潤滑脂不能充分到達潤滑點,機器冷啟動時缺乏潤滑。潤滑脂的使用溫度**高于冷啟動時環(huán)境溫度,在較低的溫度下(如接近-30℃),應該使用合成潤滑脂,例如使用PAO作為基礎油的潤滑脂。
潤滑脂的使用溫度:潤滑脂有一項指標是滴點(dropping point),但是滴點不等于使用溫度,潤滑脂允許的使用溫度一般要比滴點低30℃~50℃,不要超溫使用,尤其是持續(xù)一段時間的高溫。超過滴點的潤滑脂就算冷卻下來,性能也已經(jīng)遭到破壞,不宜使用。
您好,歡迎蒞臨安徽金啟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